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不融资,传统鞋王如何在互联网流量围剿下杀出血路?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投资观察界            发布时间:2017-08-04 21:12:05

 投资观察界8月4日讯(记者:胡海明)互联网+带给传统企业的,是机会,也是冲击。

确实,时代变了,传统企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上一层楼?

01

今天分享一个真实大哥的故事,他的故事非常典型 —— 辉煌的传统产业企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不断试错不断寻找自己的故事。

这位大哥是做鞋子的。第一次创业的时候,鞋子一双双生产,店铺一家家开设,资金一分分累积。用了几年时间,才终成了某区域拥有数百家店面的鞋业连锁企业。

这也是传统企业跟新兴产业打法的一个重要不同,传统产业的原始积累往往是流血流汗一点一滴积累的,不像新兴产业往往是靠融资烧钱快速扩大规模。资本的来源和属性决定了打法和路径的不同。

这时候,老哥已经40多了,事业到达新高度,生活和谐美满,人生踌躇志满。

也许,时光就此停驻,就是岁月静好。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之后的几年,老哥发现人生谷底到巅峰往往很慢,可是从从巅峰到谷底,往往很快。

互联网大势浩荡向前,协新破旧,降维攻击,横扫挡在前面的一切。个体被时代裹挟而前,失败也并非不努力。

老哥的企业被互联网革命坑了两次,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往往都要被坑这两次:

第一次,是被动型。消费者开始习惯网上购物,电商兴起,线下流量减少,与此同时,房租、人力成本都在上升,老哥的鞋店不断地关门,到最后一家不剩。这条路当时根本看不到希望。

第二次,是主动型。当老哥看到电商的冲击以后,终于意识到电商是大势所趋,他决定也要做电商,鞋子放到网上卖。刚好那时候,有个非常著名的卖鞋卖衣服的新兴电商企业凡客,估值突破了100亿。

当时凡客的成功太炫目,但凡客的成功是品牌的驱动,资本的驱动。

老哥开始学凡客。

电商给人感觉就是要低价,便宜。于是,他就做低价鞋,这就要求降低鞋子的制作成本,更多资源投入在品牌和营销上。因为他过去在产业内的成功,也吸引了投资,一时也是风生水起。

但是不久,就发现这是个坑。鞋子的质量不够好,退货率很高,口碑也越来越差。制造业,就是一分钱一分货。

另一方面,发现互联网流量的获取成本极高,对互联网流量的认识、获取和运营上,这往往是传统产业企业家认识不够深刻的地方。

如果说传统店面的衰退是让他失去了未来,那么电商的投入是让他葬送了多年的积累。

最终,撑了一两年后,崩盘。这时候,行业的标杆企业凡客也崩盘了。回头看冒出的垂直电商企业,尤其是服装鞋子的,有几个活下来的?

这时候,老哥已经40多岁,有人问过我,如果35岁破产了,还能东山再起吗?35岁其实不算什么,还年轻,真正的问题是:45岁,55岁破产了,还能东山再起吗?

这时候的老哥,传统的店面生意都结束了,电商项目崩盘,可以想象那时候的迷茫。在很多人包括投资人看来,这种企业家不会有机会了。所以他后来再创业时,也没有再去找投资基金。

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得填了。

老哥说,我只懂鞋子,做别的也不懂。他又一次开始了创业,这一次,他已经没多太多的资金可以去打,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02

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互联网冲击的这么厉害,优衣库还卖的这么好?这个思考,与后来某位投资大师的思考一样,为什么亚马逊市值这十年涨了几十倍,但是沃尔玛的市值没有跌?

看着简单,却又存在矛盾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时代大势的关键信息。这一次,老哥没有着急再创业,而是带着问题,逛了很多很多的鞋店,呆了很久很久的优衣库….

终于,他的新鞋店开张了。因为资金并不充裕,这次的新门面很小,在一个购物中心的楼梯拐角处。

然后,鞋子卖爆了!

月销售数据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又有人找他谈融资,他拒绝了。这一次他没有在别的任何渠道开,也没有在做电商,一心一意的在mall旁边开着小店。他就慢慢的开,一家家店面地开。

现在,他的销售额已经赶上了当年最鼎盛的时候,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后劲还很足。

一个老男人,终于在时代浪潮的起伏跌宕中找回了本应属于自己的成功。

03

复盘老哥的浴火重生的经历,是中国传统产业转型的一个典型缩影。我将他的成功归功于他悟透了这个新时代的五条真经,抓住这五个根本,就能在这个时代致胜。

一、宝矿思维

传统企业家往往特别务实,在自己的小领域精耕细作,这两年,互联网+的口号震聋反馈,让很多企业家产生了严重的焦虑。

这种焦虑,即源于现实的背景,也源于信息的冲击。

现实的背景是,时代确实在变化,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人类、新支付、新零售、新文娱,确实要学习的太多。

另一层面是信息的冲击。因为这两年微信太强大,企业家们也天天看微信,公众号里各种高大上文章,知识严重过载,企业家一看,这么多我不懂的啊,这就产生了严重的精神焦虑。

这位老大哥也有过这种迷茫。在电商创业失败后,他想了很久,结论是,我还是老老实实把鞋子做好吧,我只会做鞋啊。

老哥做了这么多年鞋,这就是他的护城河,这是纯互联网基因企业很难具备的。传统产业的规律就是要熬,才能把每个细节做到完美。凡客这么多年下来,口号是“做好一件衬衫”。这是本身制造业企业早就具备的产品能力。

现在从互联网行业切入传统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了,当时对于商品的设计能力和品质的控制能力,却不是靠短期资本和流量的投入就能获得的。

我把这称之为宝矿思维。比如说森林,当古代的森林被埋入地下以后,森林没有了,树木死了,但是经过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最终形成了煤炭和石油,这就是宝矿。

传统企业家在一个领域长期用心做,事实上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极客。非常多的积累其实是无形的,或者说价值不能马上变现,这个就如同埋在地下的宝矿,安静地等着有更好的技术和方法来开采。

商业,无论形态如何改变,流通的载体永远是产品本身,这是纲举才能目张。

二、流量思维

都说创业要做风口上的猪,流量就是最大的风。流量,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人的流向,是互联网公司生存的根本。其实流量,也是传统零售企业生存的根本。好地段为什么贵?因为人流量大。

对于老哥的传统店铺来说,他开在家乐福等传统商超前面,为什么生意越来越不行?因为年轻人逛商超的越来越少,好的流量不再这里消费了,品牌的档次也掉的很快,换言之就是流量质量越来越差。

电商改变的是消费流量的载体,老哥被电商裹挟了,而没有再等等再看清楚互联网流量将对消费流量带来怎样的改变,而是盲目的跟进,摔了大跟头。

这一次创业,他看透了抓住了流量的本质,年轻消费群越来越把mall作为休闲消费的场所,咬定Mall不放松,享受了这一波的人口红利。他的第一家店开在Mall爆了,是偶然,也是其必然。

流量思维背后,本质是对大众行为模式的预测。这就是为什么品牌主们这么重视年轻人群的消费因为,因为他们是未来的风起之处。

只要抓住了人口的行为模式的变化,那么渠道的变化流通的变化都是外在的体现,看透这一点,就不会被各种新概念忽悠。

三、爆款思维

过去,开一家鞋店,会有很多个品种,然后会发现10%的鞋贡献了90%的销量,库存问题也很大。

这一次他学优衣库学的很彻底,倾注所有资源就做爆款,把SKU大幅减少,只求爆款,试销不好的彻底放弃。

如果留心的话,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是在这么做,苹果,小米,特斯拉,都是如此,一年可能就出一款产品,款款爆,而不是搞很多种品类,精准定位,不迎合每个用户。在餐饮上,一些大品牌也都在降低菜品的种类,追求单品爆款。

爆款思维将会席卷更多企业。爆款思维背后有两个逻辑:

1、规模效应

生产制造与供应链管理上大规模生产会有明显的规模效应,成本显著降低,供应链复杂程度也随之下降,品质更能得到提升和控制。

2、审美的进化与趋同化

这一点更关键。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的高度发展,导致了一个结果,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偏好越来越趋同了。在过去,由于区域的地理隔绝,每个地区的审美和习惯不同,各种品类都有生存的空间。

现在,各个都出现一个趋势,头部品牌的份额越来越提升。从空调,到手机,到电影,都是如此。因为社交网络让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充分。

人的审美是会进化的,未来二三线城市跟上一线城市时尚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甚至是同步的。如果五年前一个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人跟三四线城市生活的人聊天,可能话题不多,但在今天会有很多话题。比如聊苹果,聊战狼。

未来谁能尽早的明白审美的变迁,就越能占据主动。

四、捂得住

老哥年轻时,也是个跟风者,容易自我膨胀。拿风险投资,快速扩张,最终膨胀过快,突然倒下。他说,他这类企业最大的风险是,当什么都很顺的时候,下一个大单,然后发现卖不掉了,被库存压死了。这也是当年凡客崩盘的原因。

经过这样的洗礼后,他变得独立而坚定,不再容易膨胀了。

最大的变化是变得收的住劲,不再一味追求扩张速度和增长速度。让增长变成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而非是目的。

我特别欣赏他现在做事情的节奏感,他非常清晰怎样的速度是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把每一步都走的很稳健。

现在也不为融资而融资。现在现金流管理做得很好,能够自我造血,滚动发展,暂时不需要融资。有的企业稍微有点起色,就去追求高估值,不断融资,把自己绑上资本的战车,那就必须高歌猛进了。当然他不是不融资了,而是会要先想清楚为什么要拿钱,用在哪里,要什么人的钱。

他也不再盲目追求虚名。他希望能慢慢的发展。有些企业事情刚开始做,就到处吹牛,结果给自己莫名其妙树立了了无数对手。

五、能量塔思维

当企业家遇到新事物产生困惑之后,本能的反应是,这个东西太新了,我年纪大了,还是去挖个懂行的总经理来做吧。

甩手掌柜不能做,这种思维很要命。

老哥当年就犯过这种错误。他搞电商,请了一堆的电商职业经理人,互相之间对产业的理解差别太大,越打越乱,最终一败涂地。

我的总结是,企业家首先要成为企业的灯塔,老板自己要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把这个事情彻底想透,看透,有深度的认知理解,到了这一步了,才是组建团队。

这是一个企业家不可逃避的必考题。

其次,一个企业家的能量场能覆盖多大,企业的规模和成就能做多大。企业家的认知,资源,执行力等等一切他能掌控的东西,构筑了一个企业的能量场。为什么有些大佬创业,公司什么都没有,他的公司就估值过亿,他的能量场就在那里。这个能量场的制高点,就是这个灯塔的高度和亮度。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