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殷剑峰:广义货币M2低增速之谜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第一财经APP            发布时间:2018-02-13 10:20:00

无论是从传统的银行信贷看,还是从非信贷信用创造活动(如信托、各种资管计划以及债券发行等)看,2010年以来基建房地产都成为资金运用的主体。这就造成两个结果:其一,在内部融资链条拉长的过程中,银行业和整个金融业“借短贷长”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二,由于非银行(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表外业务)的信用创造并不同时创造货币,包括非信贷和信贷在内的信用总量与广义货币迅速脱钩。

随着信用与货币的脱钩,央行在2017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坦承,由于M2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削弱,建议市场不要过于关注M2。其他发达经济体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经历过信用和货币的脱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也从货币量转向基准利率等价格指标。然而,对于我国来说,如果说央行让市场不用关注M2,那么,该关注什么指标呢?货币政策操作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量转向价是趋势,但是,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之间、整个金融市场与传统存贷款市场之间的分割依然严重,不解决这些问题,货币政策转型恐难实现。更为关键的是,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可以看到,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其主体部分是锁定的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在资产方则是对应的外汇占款。2015年以来,为了缓解外汇占款增速下滑,以及M2增速下滑所反映出来的金融体系结构性流动性短缺,央行采取了在资产端提供各种“粉”的做法。可是,这种在负债端锁定银行长期资金、在资产端为银行提供短期资金的“借长贷短”,在客观上加剧了银行业“借短贷长”的问题,使得融资链条拉长,金融看起来愈发脱离实体。

我们知道,央行在资产端积累外汇占款、在负债端积累法定准备金的操作是因为过去二十多年来的“双顺差”格局。但是,随着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如同高储蓄、高投资一样,“双顺差”也一去不复返——从2013开始,我国的非储备金融账户(老版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账户”)开始出现逆差。为了适应后人口红利时期的经济金融形势,需要改革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一个值得讨论的做法是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实施切割手术。此外,由于金融体系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压力,而这样的转型又往往与风险事件频发相伴,因此,我们也需要深入研究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纠正金融业囿于转型压力而采取的短视、急功近利的做法,又防止出现以防风险为初衷、却导致重大次生风险爆发的错误政策措施。归根到底,我们需要加快建立适应后人口红利时代、富于弹性的金融体系。(殷剑峰系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